分享: 第四次博客重构

视频介绍版: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video/BV1r14y1i71f/

背景

断断续续博客也重构了四次了

博客园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licsber

语雀:https://www.yuque.com/licsber/blog

目前

自建:https://licsber.site

灾备:http://blog.licsber.site

技术栈

  1. 博客本体:Hexo(基于NodeJS)
  2. HTTPS: Let’s Encrypt 泛域名证书
  3. 灾备:Github Pages
  4. CI/CD:手动build Docker镜像
  5. 镜像仓库:阿里云ACR服务(个人免费)
  6. 静态文件服务:nginx
  7. 反向代理服务:Traefik
  8. 图床服务:Minio + Cloudflare反代(防刷流量)
  9. 服务管理:K8s(杀鸡用激光炮

欢迎友链~

知识的诅咒

知识的诅咒,简单来说就是一旦你掌握了某种知识,就很难站在没掌握这个知识的角度,去思考和理解他人。

这种信息不对称往往很难意识到,同样也没有银弹,最近几天的深入学习使我深刻地理解了它的意义,在我的知识领域,明白了为什么对于编程的初学者来说,即使是偏向口语化的代码看起来也像天书。

很简单的小程序

如上图,以程序员懒得去写的猜数游戏为例,规则很简单,代码生成一个随机数,用户不断输入猜测,代码则提示用户输入的数比生成的数大还是小。但我从没意识到的是,短短十几行代码,就已经包含了编译工具链安装和使用、编译执行流程、程序入口点、变量定义、基本语法、类型系统、标准库、输入输出、顺序结构、大小比较运算符、分支结构、模块导入、随机数库调用生成….这么多东西。如果已经有了这些前置知识,没有程序员愿意浪费时间来写一个猜数游戏,因为过于简单,但对于新手来说,正是一些前置知识的缺少造成了毁灭性的后果,编程的学习曲线过于陡峭让他们知难而退,像是一层厚障壁,不突破就只能被永远隔绝在外,永远无法体会编程的乐趣。

同样,理解我上面这段话也需要一些前置知识,同样受“知识的诅咒”影响,人类真是太可悲了。如:想要理解“没有银弹”,至少需要读过《人月神话》一样,没有这些共享的知识会让交流变得难以进行,变得鸡同鸭讲。

常识便是教育的最大阻碍,假如无法使用领域内常识性的专业术语,那么我就无法精确描述我擅长领域的某一概念,但一旦使用了这些术语,就会令未掌握这些术语的人感到迷茫,就像是一种诅咒,始终萦绕在上空。

从这个层面上说,人真的很孤独,拥有共同语言是一件很难的事情,像是我们在评价别人时,也常常难以认识到自己的“习以为常”,殊不知别人不一定有我们同等(优渥或寒酸)的条件、出身,“未经他人苦,莫劝他人善”,我们能做的便只有尊重他人命运,做好自己,过好自己的生活,不过度干涉他人就是最好的处世之道了,剩下的就交给际遇吧。

说到孤独,在这里也希望我未来的伴侣,如果我还能遇到那个她的话,能够和我拥有着相似的语言,同等或互补的知识架构体系,要不然人间走这一遭也未免太可怜了。

licsber英文名的由来

原则

  1. 当时看了B站一期节目 英文名可以没有任何意义 于是决定给自己整一个
  2. 因为我姓刘 所以想要以L字母开头
  3. 想要自己成为一个完美的辅助 完美的库人才 所以自己名字里加了lib
  4. 为了平衡 后面的字母想要不往上也不往下的 对比起来er不错
  5. 剩下就是随缘增加字母了
  6. 后来因为觉得Licsber看起来不如licsber简短
  7. 所以后续表示名字的时候使用小写 表示我的组织/设备时大写